记者16日从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,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,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》,提出全面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的变革,推动学科专业数字化升级和科研范式变革。
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表示,教育数字化是当代发展的必然趋势,它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,更是教育理念、教学模式、教育治理等方面的深刻变革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,数字化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,让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更加公平的惠及每一个学习者,为个性化学习、精准教学提供了可能,也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基础。
在全面推进智能化方面,《意见》提出了要加强人工智能等前瞻布局,推动学科专业、课程教材、教学等数字化的变革,以师生为重点提升全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,全面支持教育决策和治理,赋能教育评价改革,鲜明提出了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,推动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。
《意见》强调,面向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,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,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数字转型的需要,动态调整职业教育专业,推动科研范式变革,完善知识图谱,构建能力图谱,推动课程体系、教材体系、教学体系的智能化升级。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科研范式变革,提高科研组织效率,提高成果转化效率,衍生学科增长点,助力建设一批新兴学科、交叉学科。
周大旺介绍,要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要素过程。推动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,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,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,推动教育理念更新和模式的创新。
《意见》要求,推动各省(区、市)制定整体推进区域教育公平优质发展数字化解决方案,实现省内平台、资源、服务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。深入实施“同上一堂好课”、慕课西部行2.0计划、读书行动等,倾斜支持农村地区、民族地区、脱贫地区。
周大旺表示,要让优质教育“人人可享、处处可达”。不断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更新资源,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优质教育资源。促进教育信息共享,缩小区域、城乡、校际差距。集中上线系列人工智能通识课程,帮助师生更好拥抱智能化时代。
声明:来源于教育部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